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所在:首页动态聚焦行业新闻

一文读懂“农业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6-12-23

  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单独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目前正处于政策摸索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
 “农业供给侧改革”始于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并于2016年一号文件中提出。2016年可谓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元年,也是粮食收购政策(临储政策等)改革的第一年,最为典型的就是玉米取消收储。
我们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待,其一是调结构,去过剩产能(比如玉米)补不足产能(比如大豆),实现结构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利用;其二是提效率,农业供给端虽然出现了部分品种过剩,但整体生产效率仍偏低,有效供给偏紧,成本高企,效率提升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需求。


“供给侧改革”之调结构



供给端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预计将继续深度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大主粮中,玉米主要是饲用,已经取消收储,推进玉米价格市场化,实现结构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利用。另外两大主粮,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粮食,尤其是水稻,几乎全部依赖于国内生产,短时间内国家不太可能取消收储。
其他经济作物,棉花也已经取消收储,已基本实现价格市场化,产能优胜劣汰。棉花减产后,从15/16种植季起进入去库存阶段,价格已经走出底部。
供给侧改革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在生猪养殖行业:生猪养殖经过这轮洗牌,小养殖户大量退出,环保要求也导致大量不合格厂关闭,产能持续去化;2016年猪价也创出历史新高,全年头均盈利超过600元;同时,能繁母猪存栏没有迅速恢复。经过此次供给端洗牌,规模化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的周期会拉长放缓。



“供给侧改革”之提效率



过去几十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并成功了推进了大规模城镇化,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制度创新极大释放了土地产能,我国农产品总量进入了持续增长阶段。但现在,粗放的模式面临挑战:农村适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比例下降;粗放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化学要素投入过度,导致土地肥力中长期下降;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缺乏标准化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公布的2016年粮食产量结束12连增,结合一号文件近5年来的主题变化,不难发现政策在有意引导农业从过去的单一求量向保量求质方向的转变
提升效率是更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主要是制度以及技术两方面。
1)制度:推动土地流转,解决土地产权制度问题,三权分置,经营权抵押贷款。并以此推动规模经营模式。从安徽草根调研的反馈,土地流转的进度一般,经营权抵押这些无从谈起,小规模种粮户依然存在难贷款的问题。
2)技术:从提高产量的角度,总面积已经无法增加,唯有提高单产。种子是这里的核心要素,国务院的十三五科技规划中重点提了种子的问题。新种子法的实施推动商业化育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促成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此外,转基因技术放开的趋势也已经明确确立,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转基因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产品产业化。此外,土壤修复也是提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市场随着种植规模化增加会逐渐成长。未来,类似国际龙头的以种子为核心的农资农服一体化企业是长远方向。



投资机会与风险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两个维度考虑
1)周期角度,大宗品的机会
譬如已经过去的猪价见底反转,正在发生了白羽鸡价见底反转等等。展望明年,油脂、天胶等供需结构边际改善,关注价格反弹的机会;棉花、白糖价格已上涨较多,要关注价格边际的影响;谷物方面,玉米价格预计会在2017年下半年正式见底反弹;海参关注明年春季的价格看是否真正反弹。
2)效率提升的机会
其一为土地流转相关,从基本面角度看随着农垦改革的顶层推进,农垦标的的基本面也随着种植业价格下跌基本见底,结合相关公司基本面变化明年可能会有投资机会;其二为技术相关,主要是种业,政策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转基因的进一步推进,这里我们认为主要机会也在于龙头企业。此外土壤修复也是提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可能的风险主要来自推动调结构中一些作物去产能价格下降的风险,以玉米为例从去年的2000左右跌到现在1400多,相关种业、化肥等也受到一定影响。不过目前来看,总体可控,未来若是有其他作物推动去产能,则需要关注其进程,以及短期对产业链的影响。

作者:朱雀投资 翟羽佳